JVM-049-垃圾回收器-评估GC的性能指标

指标

  1. 吞吐量: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。

    • (总运行时间 = 程序的运行时间 + 内存回收的时间)
  2. 垃圾收集开销:吞吐量的补数,垃圾收集所用时间与总运行时间的比例。

  3. 暂停时间:执行垃圾收集时,程序的工作线程被暂停的时间。

  4. 收集频率:相对于应用程序的执行,收集操作发生的频率。

  5. 内存占用:Java堆区所占的内存大小。

  6. 快速:一个对象从诞生到被回收所经历的时间。

指标关系

  • 吞吐量、暂停时间、内存占用这三者共同构成一个“不可能三角”。三者总体的表现会随着技术进步而越来越好。一款优秀的收集器通常最多同时满足其中的两项。

  • 这三项里,暂停时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因为随着硬件发展,内存占用多些越来越能容忍,硬件性能的提升也有助于降低收集器运行时对应用程序的影响,即提高了吞吐量。而内存的扩大,对延迟反而带来负面效果。

  • 简单来说,主要抓住两点:

    • 吞吐量
    • 暂停时间

吞吐量(throughput)

  • 吞吐量就是CPU用于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与CPU总消耗时间的比值,即吞吐量=运行用户代码时间 /(运行用户代码时间+垃圾收集时间)

    • 比如:虚拟机总共运行了100分钟,其中垃圾收集花掉1分钟,那吞吐量就是99%。
  • 这种情况下,应用程序能容忍较高的暂停时间,因此,高吞吐量的应用程序有更长的时间基准,快速响应是不必考虑的

  • 吞吐量优先,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,STW的时间最短:0.2+0.2=0.4

暂停时间(pause time)

  • “暂停时间”是指一个时间段内应用程序线程暂停,让GC线程执行的状态。

    • 例如,GC期间100毫秒的暂停时间意味着在这100毫秒期间内没有应用程序线程是活动的
  • 暂停时间优先,意味着尽可能让单次STW的时间最短:0.1+0.1 + 0.1+ 0.1+ 0.1=0.5,但是总的GC时间可能会长

吞吐量 vs 暂停时间

  • 高吞吐量较好,因为这会让应用程序的最终用户感觉只有应用程序线程在做“生产性”工作。直觉上,吞吐量越高程序运行越快。

  • 低暂停时间(低延迟)较好,因为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,不管是GC还是其他原因导致一个应用被挂起始终是不好的。这取决于应用程序的类型,有时候甚至短暂的200毫秒暂停都可能打断终端用户体验。因此,具有较低的暂停时间是非常重要的,特别是对于一个交互式应用程序

  • 不幸的是”高吞吐量”和”低暂停时间”是一对相互竞争的目标(矛盾)。

    • 因为如果选择以吞吐量优先,那么必然需要降低内存回收的执行频率,但是这样会导致GC需要更长的暂停时间来执行内存回收。
    • 相反的,如果选择以低延迟优先为原则,那么为了降低每次执行内存回收时的暂停时间,也只能频繁地执行内存回收,但这又引起了年轻代内存的缩减和导致程序吞吐量的下降。
  • 在设计(或使用)GC算法时,我们必须确定我们的目标:一个GC算法只可能针对两个目标之一(即只专注于较大吞吐量或最小暂停时间),或尝试找到一个二者的折衷。

现在标准(G1):**在最大吞吐量优先的情况下,降低停顿时间**(即在固定的STW时间内,提高吞吐量)

作者

buubiu

发布于

2024-01-14

更新于

2024-11-28

许可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