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VM-060-垃圾回收器-G1回收器-垃圾回收过程详情
过程一:年轻代GC
解释说明
JVM启动时,G1先准备好Eden区,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创建对象到Eden区,当Eden空间耗尽时,G1会启动一次年轻代垃圾回收过程。
年轻代回收只回收Eden区和Survivor区。
YGC时,首先G1停止应用程序的执行(Stop-The-World),G1创建回收集(Collection Set),回收集是指需要被回收的内存分段的集合,年轻代回收过程的回收集包含年轻代Eden区和Survivor区所有的内存分段。
图示
图的大致意思就是:
回收完E和S区,剩余存活的对象会复制到新的S区
S区达到一定的阈值可以晋升为O区
详细步骤
第一阶段,扫描根(GC Roots)
跟是包括:static变量指向的对象、正在执行的方法调用链条上的局部变量等,以及记忆集(RSet)记录的外部引用,以上这些都作为扫描存活对象的入口。
第二阶段,更新RSet
处理Dirty Card Queue(脏卡队列)中的card,更新RSet。此阶段完成后,RSet可以准确反映被老年代所在的内存分段中对象的引用
- 对于应用程序的引用赋值语句 object.field=object(field是老年代,object是新生代),JVM会在之前和之后执行特殊的操作以在dirty card queue中入队一个保存了对象引用信息的card。在年轻代回收的时候,G1会对Dirty Card Queue中所有的card进行处理,以更新RSet,保证RSet实时准确的反映引用关系。
- 那为什么不在引用赋值语句处直接更新RSet呢?这是为了性能的需要,RSet的处理需要线程同步,开销会很大,使用队列性能会好很多。
第三阶段,处理RSet
识别被老年代对象指向的Eden中的对象,这些被指向的Eden中的对象被认为是存活的对象。
第四阶段,复制对象。
- 此阶段,对象树被遍历(GC Roots 遍历关联的所有对象),Eden区内存段中存活的对象会被复制到Survivor区中空的内存分段,年龄记为1;
- Survivor区内存段中存活的对象:若年龄未达阈值,也会被复制到Survivor区中空的内存分段,并且年龄会加1;若达到阀值则会被复制到老年代(Old区)中空的内存分段。
- 如果Survivor空间不够,Eden空间的部分数据会直接晋升到老年代(Old区)空间。
第五阶段,处理引用
处理Soft,Weak,Phantom,Final,JNI Weak 等引用。最终Eden空间的数据为空,GC停止工作,而目标内存中的对象都是连续存储的,没有碎片,所以复制过程可以达到内存整理的效果,减少碎片。
过程二:并发标记过程
初始标记阶段
标记从根节点直接可达的对象。这个阶段是STW的,并且会触发一次年轻代GC。正是由于该阶段是STW的,所以我们只扫描根节点可达的对象,以节省时间。
根区域扫描(Root Region Scanning)
G1 GC扫描Survivor区直接可达的老年代区域对象,并标记被引用的对象。这一过程必须在Young GC之前完成,因为Young GC会使用复制算法对Survivor区进行GC。
并发标记(Concurrent Marking)
在整个堆中进行并发标记(和应用程序并发执行),此过程可能被Young GC中断。
在并发标记阶段,若发现区域对象中的所有对象都是垃圾,那这个区域会被立即回收。
同时,并发标记过程中,会计算每个区域的对象活性(区域中存活对象的比例)。
再次标记(Remark)
由于应用程序持续进行,需要修正上一次的标记结果。是STW的。G1中采用了比CMS更快的初始快照算法:Snapshot-At-The-Beginning(SATB)。
独占清理(cleanup,STW)
计算各个区域的存活对象和GC回收比例,并进行排序,识别可以混合回收的区域。为下阶段做铺垫。是STW的。
- 这个阶段并不会实际上去做垃圾的收集
并发清理阶段
识别并清理完全空闲的区域。
过程三:混合回收
解释说明
当越来越多的对象晋升到老年代Old Region时,为了避免堆内存被耗尽,虚拟机会触发一个混合的垃圾收集器,即Mixed GC
,该算法并不是一个Old GC,除了回收整个Young Region,还会回收一部分的Old Region。这里需要注意:是一部分老年代,而不是全部老年代。可以选择哪些Old Region进行收集,从而可以对垃圾回收的耗时时间进行控制。也要注意的是Mixed GC并不是Full GC。
图示
详细步骤
- 并发标记结束以后,老年代中百分百为垃圾的内存分段已经被回收了,部分为垃圾的内存分段被计算了出来。默认情况下,这些老年代的内存分段会分8次(可以通过
-XX:G1MixedGCCountTarget
设置)被回收。 - 混合回收的回收集(Collection Set)包括八分之一的老年代内存分段,Eden区内存分段,Survivor区内存分段。混合回收的算法和年轻代回收的算法完全一样,只是回收集多了老年代的内存分段。具体过程请参考上面的年轻代回收过程。
- 由于老年代中的内存分段默认分8次回收,G1会优先回收垃圾多的内存分段。垃圾占内存分段比例越高的,越会被先回收。并且有一个阈值会决定内存分段是否被回收。
-XX:G1MixedGCLiveThresholdPercent
,默认为65%,意思是垃圾占内存分段比例要达到65%才会被回收。如果垃圾占比太低,意味着存活的对象占比高,在复制的时候会花费更多的时间。 - 混合回收并不一定要进行8次。因为有一个阈值
-XX:G1HeapWastePercent
,默认值为10%,意思是允许整个堆内存中有10%的空间被浪费,意味着如果发现可以回收的垃圾占堆内存的比例低于10%,则不再进行混合回收。因为GC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回收到的内存却很少。
过程四:Full GC
解释说明
G1的初衷就是要避免Full GC的出现。但是如果上述方式不能正常工作,G1会停止应用程序的执行(Stop-The-World),使用单线程的内存回收算法进行垃圾回收,性能会非常差,应用程序停顿时间会很长。
所以要避免Full GC的发生,一旦发生Full GC,就需要对JVM参数进行调整。
触发的原因
什么时候会发生Full GC呢?
比如堆内存太小,当G1在复制存活对象的时候没有空的内存分段可用,则会回退到Full GC,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增大内存解决。
导致G1 Full GC的原因可能有两个:
- Evacuation(回收,排空)的时候没有足够的to-space(空闲空间)来存放晋升的对象;
- 并发处理过程完成之前空间耗尽。(并发标记的时候,造垃圾的速度比标记的还快)
- 设置的STW时间(暂停时间)太短的话,导致每次在GC的时候可以回收的Region就比较少,释放的空间也就比较少,此时用户线程有可能制造的垃圾比释放的空间多,在内存溢出之前会来一次Full GC。
补充
从Oracle官方透露出来的信息可获知,回收阶段(Evacuation)其实本也有想过设计成与用户程序一起并发执行,但这件事情做起来比较复杂,考虑到G1只是回一部分Region,停顿时间是用户可控制的,所以并不迫切去实现,而选择把这个特性放到了G1之后出现的低延迟垃圾收集器(即ZGC)中。另外,还考虑到G1不是仅仅面向低延迟,停顿用户线程能够最大幅度提高垃圾收集效率,为了保证吞吐量所以才选择了完全暂停用户线程的实现方案。
G1 回收器的优化建议
- 年轻代大小
- 避免使用-Xmn或-XX:NewRatio等相关选项显式设置年轻代大小
- 因为固定年轻代的大小会覆盖可预测的暂停时间目标。年轻代GC是并行独占式的,所以最好让垃圾回收器自己去调节
- 暂停时间目标不要太过严苛
- G1 GC的吞吐量目标是90%的应用程序时间和10%的垃圾回收时间
- 评估G1 GC的吞吐量时,暂停时间目标不要太严苛。目标太过严苛表示你愿意承受更多的垃圾回收开销,而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吞吐量。
JVM-060-垃圾回收器-G1回收器-垃圾回收过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