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VM-垃圾回收-相关算法-对象的finalization机制
概述
- Java语言提供了对象终止(
finalization
)机制来允许开发人员提供对象被销毁之前的自定义处理逻辑。 - 当垃圾回收器发现没有引用指向一个对象,即:垃圾回收此对象之前,总会先调用这个对象的
finalize()
方法。 finalize()
方法允许在子类中被重写,用于在对象被回收时进行资源释放。通常在这个方法中进行一些资源释放和清理的工作,比如关闭文件、套接字和数据库连接等。
finalization
)机制来允许开发人员提供对象被销毁之前的自定义处理逻辑。finalize()
方法。finalize()
方法允许在子类中被重写,用于在对象被回收时进行资源释放。通常在这个方法中进行一些资源释放和清理的工作,比如关闭文件、套接字和数据库连接等。在堆里存放着几乎所有的Java对象实例,在GC执行垃圾回收之前,首先需要区分出内存中哪些是存活对象,哪些是已经死亡的对象。只有被标记为己经死亡的对象,GC才会在执行垃圾回收时,释放掉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,因此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为垃圾标记阶段
。
那么在JVM中究竟是如何标记一个死亡对象呢?简单来说,当一个对象已经不再被任何的存活对象继续引用时,就可以宣判为已经死亡。
判断对象存活一般有两种方式:引用计数算法和可达性分析算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