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序的并发与并行
并发(Concurrent)
概念
在操作系统中,是指一个时间段中有几个程序都处于已启动运行到运行完毕之间,且这几个程序都是在同一个处理器上运行
并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同时进行”,只是CPU把一个时间段划分成几个时间片段(时间区间),然后在这几个时间区间之间来回切换。由于CPU处理的速度非常快,只要时间间隔处理得当,即可让用户感觉是多个应用程序同时在进行
在操作系统中,是指一个时间段中有几个程序都处于已启动运行到运行完毕之间,且这几个程序都是在同一个处理器上运行
并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同时进行”,只是CPU把一个时间段划分成几个时间片段(时间区间),然后在这几个时间区间之间来回切换。由于CPU处理的速度非常快,只要时间间隔处理得当,即可让用户感觉是多个应用程序同时在进行
JVM-043-垃圾回收-相关概念的概述-内存溢出与内存泄漏
内存溢出相对于内存泄漏来说,尽管更容易被理解,但是同样的,内存溢出也是引发程序崩溃的罪魁祸首之一。
由于GC一直在发展,所以一般情况下,除非应用程序占用的内存增长速度非常快,造成垃圾回收已经跟不上内存消耗的速度,否则不太容易出现OOM的情况。
大多数情况下,GC会进行各种年龄段的垃圾回收,实在不行了就放大招,来一次独占式的Full GC操作,这时候会回收大量的内存,供应用程序继续使用。
Javadoc中对OutofMemoryError的解释是,没有空闲内存,并且垃圾收集器也无法提供更多内存。
JVM-042-垃圾回收-相关概念的概述-System.gc()的理解
在默认情况下,通过System.gc()
或者Runtime.getRuntime().gc()
的调用,会显式触发Full GC
,同时对老年代和新生代进行回收,尝试释放被丢弃对象占用的内存。
然而System.gc()
调用附带一个免责声明,无法保证对垃圾收集器的调用(不能确保立即生效)
JVM实现者可以通过System.gc()
调用来决定JVM的GC行为。而一般情况下,垃圾回收应该是自动进行的,无须手动触发,否则就太过于麻烦了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如我们正在编写一个性能基本测试,我们可以在运行之间调用System.gc()。
没有最好的算法,只有最合适的算法
前面所有这些算法中,并没有一种算法可以完全替代其他算法,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。分代收集算法应运而生。分代的思想被现有的虚拟机广泛使用。几乎所有的垃圾回收器都区分新生代和老年代。
当成功区分出内存中存活对象和死亡对象后,GC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执行垃圾回收,释放掉无用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,以便有足够的可用内存空间为新对象分配内存。目前在JVM中比较常见的三种垃圾收集算法是
JVM-039-垃圾回收-MAT与JProfiler的GC Roots溯源
为了实时分析GC Roots是哪些东西,中间需要用到一个dump的文件
JVM-038-垃圾回收-对象的finalization机制
finalization
)机制来允许开发人员提供对象被销毁之前的自定义处理逻辑。finalize()
方法。finalize()
方法允许在子类中被重写,用于在对象被回收时进行资源释放。通常在这个方法中进行一些资源释放和清理的工作,比如关闭文件、套接字和数据库连接等。在堆里存放着几乎所有的Java对象实例,在GC执行垃圾回收之前,首先需要区分出内存中哪些是存活对象,哪些是已经死亡的对象。只有被标记为己经死亡的对象,GC才会在执行垃圾回收时,释放掉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,因此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为垃圾标记阶段
。
那么在JVM中究竟是如何标记一个死亡对象呢?简单来说,当一个对象已经不再被任何的存活对象继续引用时,就可以宣判为已经死亡。
判断对象存活一般有两种方式:引用计数算法和可达性分析算法。